美学通识·第八讲审美意识形态·下
美学通识是指对美学基本概念、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了解和掌握,以及对美学现象和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。审美意识形态则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所涉及的价值观、信仰、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意识形态。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,审美意识形态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和塑造,从而影响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标准。因此,美学通识和审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密切,对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提高审美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于意云小语录
美学通识是指对美学基本概念、理论和方法的全面了解和掌握,以及对美学现象和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分析能力。审美意识形态则是指在审美活动中所涉及的价值观、信仰、思想和文化等方面的意识形态。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,审美意识形态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和塑造,从而影响人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标准。因此,美学通识和审美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密切,对于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和提高审美素养都具有重要意义。
1895 年 佛洛依德 《关于歇斯底里症》
1906 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
1908 佛洛依德、荣格、阿德勒 「国际精神分析学会」
1950 融入其他学派——法兰克福学派
丽格美学·美学通识·精神分析美学·弗洛伊德 Read More »
在中国古代的肖像画和雕塑中,面部轮廓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。相较于西方艺术中注重体积和透视的表现方式,中国古代肖像画和雕塑更加注重线条和轮廓的表现,以突出形体结构和动态感,同时也表现出了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特点和独特性。
丽格美学·美学通识·美学本体论·康德美学·下
1781《纯粹理性批判》:认识论 (知)
1788《实践理性批判》:伦理学 (意)
1790《判断力批判》:美学问题 (情)
丽格美学·美学通识·美学本体论·康德美学·上
1781《纯粹理性批判》:认识论 (知)
1788《实践理性批判》:伦理学 (意)
1790《判断力批判》:美学问题 (情)
美学原理,美学通识
感性学诞生时期四名重要美学家、思想家
1. 雅克·卢梭:浪漫主义之父
2. 狄德罗
3. 维柯
4. 鲍姆嘉通:美学学科建立
西方美学:用理性研究感性,内核是理性的方法;医美的医学继承了这个结构。
东方美学:用感性理解感性,内核是感性的;医美的消费者持有这个结构。
因此,导致了医美在感性和理性认识论层面的不同,也就有巨大的冲突。
丽格美学·美学通识·美学本体论·第三讲感性学诞生 Read More »